医院内镜诊疗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使临床上对该器械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不仅是检查,一些手术也需要使用内镜。而作为一种结构复杂精细、成本高昂的侵入式设备,其清洗的彻底性及规范性将关系到患者的使用安全及内镜的使用寿命。实际清洗中,内镜清洗过程中充分的预处理措施可以提高清洗的彻底性,可以减少患者院内感染的风险,因此内镜清洗中心操作人员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如以上所说,提高内镜清洗的彻底性除了使用更合适的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过程中充分的预处理工作也十分重要,内镜器械在出厂时都会随带类似“清洗、消毒、灭菌操作手册”等的说明,但是交叉感染的案例依然时有发生,这与内镜器械自身复杂的构造有关,也与用后的处理措施不良有关。规范的内镜清洗预处理包含表面擦拭、内镜管腔冲洗和内镜水气管道的处理等。
内镜表面擦拭
根据内镜器械的类型及在临床上的使用科室不同,内镜清洗的要求也不同,但是用后的初步预处理措施都是类似的。作为侵入式的设备,不论是从手术切口侵入还是通过人体孔道侵入,用后取出时器械表面一定会粘附大量的血液、人体分泌物及其它污染物,对这些污染物需要及时处理,否则会干涸在内镜表面,使器械进入内镜清洗中心后清洁难度加大,过分的刷洗也将降低器械的使用寿命。表面擦拭一般使用含有多酶的湿巾或纱布,这里注意多酶清洗液需要做一定的稀释,不宜直接使用原液。
内镜管腔处理
内镜清洗的该步骤一般是在内镜手工清洗阶段,建议及时使用了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依然不要忽略手工清洗。内镜管腔处理包含吸引管腔、钳道管腔、副送水管腔和水气管腔等,一般来说普通胃肠镜的吸引/钳子管道要吸引水10秒以上,对于比较难以清洗的内镜,如十二指肠镜、呼吸内镜、超声胃镜手工清洗使吸引水要达到20秒以上。由此可见,虽然内镜清洗的行业标准规范具有权威性,但是在实际的清洗处理中还是要对设备做好分类,根据不同的器械类型及使用方式进行不同模式的清洗。